纸张去酸一直是保护工作中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由于纸张在形成之前,也就是在造纸过程中就留下了酸性的隐患。如在化学纸浆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酸性较强的化学药品,这些酸性化学物质在大规模生产中难以完全去除,其残留部分给纸张带来了酸性。另外在施胶过程中加入明矾可使松香很好地沉淀在纤维上,明矾的加入增加了施胶的效果,提高了纸张的抗水性,但施胶过程中在PH值4~6的酸性条件下进行,加之残留的明矾(硫酸铝)易水解,产生硫酸,使纸张呈酸性。早在上个世纪初,一些文献学者就认为酸性纸张的耐久性差,并开始研究和探讨纸张的去酸方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在纸质文献的去酸技术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007.jpg Bookkeeper纸张脱酸(非原文章配图) 上世纪初,人们曾经认为纸张的较佳PH值是4,后来不断地有人提出新的较佳PH值,文献保护*一直在寻找纸张保存的较佳PH值。美国科学家巴罗于20世纪40年代初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指出酸是纸张破损的主要原因,纸张含酸导致纸张强度下降。通过大量的人工老化实验表明,纸张较佳的PH值是7或略高,也就是说,偏弱碱性的纸张耐久性较为理想。这是由于酸的存在加速了纤维素的水解反应,导致纤维素离解为水解纤维素或葡萄糖酸是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催化剂。 为了保护好文献、图书,长期以来,许多科学家对去酸方法进行了研究,1936年,希尔霍尔茨在多伦多安大略研究基金会的一项发明中提出,用钙、锶、钡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酸式碳酸盐的水溶液进行去酸。在此基础上,巴罗等科学家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提出了氢氧化钙—碳酸氢钙两种溶液去酸法及碳酸氢镁单种溶液去酸法,这些方法在美国等国家中沿用了数十年之久。但水溶液去酸会使墨水等,水溶性字迹扩散。随后,史密斯、凯利等人又提出了用甲氧基甲碳酸镁等无水溶液进行去 酸,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提高去酸效率,在液相去酸基础上又研究了大规模的去酸方法,提出了用氨气、吗啉、二乙基锌等碱性物质去酸的气相去酸法。 文献纸张含酸,是由于纸张中存在较多的氢离子,因此,去酸的实质就是去除氢离子,即用去酸物质(碱性物质)将纸张中的酸中和掉。以上提到的去酸方法均依据酸碱中和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即液相去酸法和气相去酸法。液相去酸包括碱性水溶液去酸(氢氧化钙—碳酸钙溶液去酸;碳酸氢镁溶液去酸)及碱性**溶液去酸(甲氧基甲基碳酸镁去酸)。用碱性水溶液去酸,去酸液能渗透到纸张纤维内部,并且在文献纸张上留下碱性物质,继续起抗酸作用。但遇水易扩散,退色字迹的文献不能使用此方法,加之不能大批量处理,去酸效率低,干燥时纸张易于起皱。用碱性**溶液去酸,克服了用水溶液去酸易于起皱的缺点。因为**溶剂易挥发,纸张去酸后迅速干燥不易起皱。用碱性**溶液去酸须注意安全,因**溶剂易燃并具有定毒性。 气相去酸克服了溶液去酸的不足,气相去酸也叫干法去酸,如氨气等弱碱性气体,可以大批量处理文献,并省去了拆、装文献的麻烦,去酸效率高,对纸张和字迹均无影响。但气相去酸对设备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有些气体如二乙基锌,化学活性高,易与水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给去酸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文献去酸似乎气相去酸(熏蒸去酸技术)更为可取,是较终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气相去酸可以大批量处理文献,去酸后纸张不变形。而选择高效、安全、无毒的去酸气体非常重要。但如何将单一的纸张去酸技术和纸张加固技术纸张抗氧化技术等保护技术结合实施则更值得探索。有人在托裱浆糊中加入去酸剂,使得托裱后的文献文件酸度降低。有人提出了“液化气群体脱酸法”,即在整个去酸过程中,去酸物质以液态方式引人,在除去去酸物质时间以气态 方式进行。这样就可能在去酸过程中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加入加固剂抗氧化剂紫外光吸收剂等,达到多功能处理纸张的目的。 纸张呈弱碱性有利于耐久性已被人们所公认,这是我国目前正在提倡生产弱碱性纸张的理论根据。实验证明,纸张经脱酸处理能大大提高其耐老化的能力,经过中性化处理的纸寿命可以延长数倍。但是,尽管我们使用弱碱性纸张形成文献,但文献在长期保存过程中受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难免PH逐渐降低呈酸性,因此,文献的去酸技术是文献保护工作的项长期必须关注的研究课题。虽然目前去酸方法多种多样,但从实际应用上以及去酸效果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这项工作专业性较强,应用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加之去酸普遍用于图书文献保护技术的时间还很短,以至有的方法尚未投入使用。当然,我们在注重文献除酸的同时,更应加强文献的防酸工作,注重文献库房的空气质量与文献库房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防止有害气体与灰尘对文献的污染,给文献带来酸性。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文献保护的综合治理工作,逐步向文献保护工作的科技现代化迈进,探索文献去酸更加实用有效的方法。